资讯《异人》《西出》《海贼王》,IP有效改编哪家强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《异人》《西出》《海贼王》,IP有效改编哪家强

《异人》《西出》《海贼王》,IP有效改编哪家强

原标题:《异人》《西出》《海贼王》,IP有效改编哪家强

犀牛娱乐原创

文|胖部 编辑|朴芳

近两年,“流量 IP”模式正在失去市场号召力,行业性的内容升级成为主流。但这并不意味着IP会失去价值。如何建立一种健康的IP价值提取模式,在收获热度的同时获得内容价值,是行业近年来的发力方向。

IP有效改编成为行业关注的点。

进入九月的剧集市场,成为这种“有效改编”的舞台。在9月11日,先后上线的《西出玉门》和《异人之下》在猫眼热度总榜、灯塔播放市占榜超越《云之羽》登上前二,目前坐稳前三,这一天也是《西出玉门》开启关内故事的节点,让此次定点超越表现出更强的内容性。

以站内热度的指标来看,《西出玉门》和《异人之下》从上线/重新上线开始,整体数据基本处于一个上划线,口碑效应也比较明显。而结合观众反馈,不难看到原著粉和路人整体还是以正面声音为主。

更明显的“IP有效改编”事例,是Netflix于8月底上线的《海贼王》真人剧。早在预告片上线时,该剧已经遭遇了各种声音的抵制,结果在第一季全8集上线后直接上演“真香”现场。

该剧首周获得了全球英语电视剧分类播放量的第一名,在86个国家与地区拿下冠军宝座的成绩更是打破了纪录;口碑方面,烂番茄新鲜度从开分83%上涨至85%,爆米花指数稳定在96%,豆瓣评分目前7.9分(1.77万人评价)。

相较于过往IP改编胜多败少的行业概况,九月初连续出现的这些IP有效改编,成为市场的良性信号。而其中的改编思路,也很值得行业参考。

没有不受争议的改编

但可以求共识

IP价值是如何体现的?对于IP粉来说,关注的其实是两件事,一是人物形象是否符合自己的想象,二是原剧情中的名场面能否还原。

目睹改编十多年,原著粉也早就没了影视剧会一比一复刻原作的“杂念”,虽然还是会对过度改编表示不满,但还是会相对客观地评价制作质感。毕竟大多数IP都是多年前的老作品,许多原著粉的记忆也都不甚清晰,所以要素提取才是改编的关键任务。

有趣的是,《西出玉门》和《异人之下》出现的改编争议,在于两方面要素,都做好了一头。

《西出玉门》的成功,首先要归功于选对了倪妮这个女主演。

叶流西在原著中“又穷又嚣张”的范儿,在剧中确实完成度很高;虽然有些刻意的中性动作被指“油”,但人物整体的质感,加上倪妮的颜值确实扛得住叶流西,在原著粉满意的同时也能留住路人。而白宇也完成了角色要求,保证了原著中的“双强”设定。

但该剧在内容上的改编还是有一定争议。一方面是降低了悬疑色彩,不难理解原因,但原著中前半段的长期铺垫,主要就在于悬疑诡异的氛围渲染,导致剧集“前摇”过长。

另一方面,剧集的特效质感确实一般,白宇的老年妆、沙漠夜戏时明显的白日光,包括特效的观感都不算出色。

当然,因为剧情的叙事整体很流畅,这种制作上的问题不会太影响观众的观看,大多数反馈还是比较正向的。如果情节迟迟没有进入正轨的问题有所改善,或许该剧的热度提升不会这么慢。

不同的是,《异人之下》反而是人物选角出现了较多争议,但名场面还原较好。

需要指出的是,与《西出玉门》相比,《异人之下》作为一部真人漫改作品,其视觉转视觉的呈现必然存在更高的门槛,一定程度上,围绕选角的争议也源于此,彭昱畅和王影璐对张楚岚、冯宝宝的刻画,路人认可度还可以,但原著粉的意见就比较多。

但对原作中的很多名场面,全剧做了几乎一比一的还原,包括“月下观鸟”的情节都拍了出来,让观众颇为惊喜。

把《异人之下》和《海贼王》真人剧放在一起,其实会发现两部剧的改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。

比如两部剧都邀请了原著作者参与到改编中来,以保证整体质感和剧情不跑偏,如《海贼王》还特意加强了克比的人物线,弥补了原作中的遗憾,让观众颇为惊喜,“尾田也多少懂一点海贼王”;在情节上,两部剧也基本按照原著进行推进,《海贼王》第一季基本按照东海篇剧情拍摄。

而从舆论环境上,两部剧都出现了选角的巨大争议。在不同的动漫文化语境下,《一人之下》和《海贼王》分别堪称顶流,而真人饰演纸片人一直都是行业改编的老大难问题,更别说这种爆款级作品。

《海贼王》确实对外在形象做了一些改变,如娜美的身材比、山治的卷毛眉等,但人物的气质和性格都高度还原,也以动漫化的气质打造了原作的热血质感,所以口碑比较出彩。

这种现实化的改变也存在于《异人之下》,为了让老天师接地气,加了“沉迷”游戏的设定;王也的懒散随意,也让原著粉觉得侯明昊有点不够“没睡醒”。虽然能满足基本的剧情需要,但对于原著粉来说,这种缺陷是会被放大的。

对比来说,《海贼王》做的比较好的,或许是对原著的强结构性改编,每一两集讲一个角色故事,呈现路飞在东海组建队伍的过程,塑造内容的工业化水平确实很强。

原著粉对IP改编的高要求,出现争议几乎是必然的。当前也很少还有制片人或导演会如早年一样,把IP改得只剩名字。把原版的故事高还原度地讲出来,就已经是“IP有效改编”了。

不过,少一点自以为的“观众爱看”的修改,多一些对原著内容讲述能力的强化,不管对于路人还是原著粉,如今都是达成观感共识的要义。

IP改编只会越来越难

过去两年间,伴随着长视频内容升级,市场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。2022年,《梦华录》凭借精良的制作就能引爆市场,而如今没有出色的剧情和突出的情绪价值,制作本身已经越来越难形成优势。

这是IP改编越来越难的重要原因。如果《异人之下》或者《西出玉门》放在三年前,或许都会是毫无疑问的爆款。但如今,观众们确实有了更叼的口味,两部作品的热度提升过程也被拉长。

原著粉的声音,也会形成更大的影响,曾经《花千骨》剧情被改得面目全非,依然不会影响路人缘大爆;如今《七时吉祥》的原著粉出来解释下,原作中两个人的身份设定只是两个小仙,就能在该剧的口碑上再踩一脚“为什么非要改得这么俗呢”。

这种变化正在深刻影响行业的改编思路,也带来了IP选择的价值重估。

近期上线的剧集《装腔启示录》,是来自豆瓣阅读的故事;而即将上线优酷的《为有暗香来》,改编自知乎“三绝”之一的《洗铅华》。相较于晋江或起点IP,这些相对强个人体验,包括知乎“故事会”式的创作,表现出了独特的故事价值。

可以对比2010年代影视行业在天涯社区的淘金,娄烨根据一篇名帖拍了《浮城谜事》;《滚蛋吧!肿瘤君》的原作漫画,天下霸唱的《鬼吹灯》,最早也发表在天涯论坛。相较于商业化更成熟的网文,这种自发性创作,显然有着更生猛的情绪性和内容性。

同时,由原著作者担纲改编,也成为行业里的常见操作。

许多作家如今也亲自下场开了影视公司,亲自操刀自己的作品改编,比如今年暑期的《长相思》,原作者桐华(任海燕)在制片公司星莲影视是持股40%的大股东;南派三叔的南派泛娱如今也经营着个人IP的改编。

但到底原作者能否在改编中发挥作用,还要看制片方是否愿意给予实际的话语权。过往也不乏挂名原作者坐镇,结果作品翻车、作者下场吐槽的例子。

无论对于原著粉还是路人,一部剧最基本的还是要讲好故事,在此基础上满足IP情怀。而尊重内容、尊重观众是前提。如今的长视频行业里,这逐渐在形成共识,IP改编或许会越来越难,但IP价值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,逐渐得到保证。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《我们的歌》第五季官宣10月8日开播 模式全升级绽放音乐新光彩
下一篇
即使low穿地心,也要拼命跪舔?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